黄埔区司法局开出“诊断书”: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法治保障

广州市黄埔区、广州开发区是广州市实体经济主战场。黄埔区司法局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,在危机中育新机、于变局中开新局,把握“危中见机”的对策、路径和办法,为辖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。

前移审查关口:把好复工复产法治保障“方向盘”

新冠疫情发生以来,黄埔区司法局提前谋划、靠前服务,主动与相关政策制定机关进行对接,将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关口前移。在政策文件制定伊始便提前介入,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审查意见,把合法性审查工作贯穿政策文件制定全流程。

该局先后对黄埔区“暖企八条”“稳企六条”“4个黄金10条”“新基建10条”“绿色金融10条”等政策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把关,确保政策高效顺利出台,有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、纾困解急。

截至目前,该局已出具法律意见文书209件,提出法律意见457条,其中发出合法性审查意见书31份,提出法律意见230条,均获得政策制定机关的采纳,有力把住了复工复产法治保障的“方向盘”。

提升审查效率:为复工复产挂上“加速挡”

合法性作为政策文件制定过程上的关键一环,本是一个“慢工出细活”的工作,但在疫情来势汹汹的情况下,相关政策能否及时高效出台,直接决定了能否及时快速给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。能否做到高效审查就成为至关紧要的一环。

为此,该局主动挂上“加速挡”,在兼顾审查质量的基础上,加强与区政研室等政策制定单位的沟通联系,尽最大可能提升审查效率,将原来5至10个工作日的合法性审查时限,压缩至1至2个工作日,并从“快”“慢”切换中掌控好审查质量,确保没有出纰漏、掉链子、捅娄子。

终端审查评估:对红头文件开出法律“诊断书”

在严格审查把关的同时,该局坚持对已经实施规范性文件进行“回头看”,为红头文件进行“体检”,开出法律“诊断书”。要求文件组织实施部门对施行满2年和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的规范性文件进行评估,按照不抵触、不违法、无限制或者排除公平竞争、内容未滞后、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、符合体制改革或机构调整、省市地方性法规之间协调一致、符合立法技术规范要求等标准,组织文件组织实施部门开展规范性文件评估工作。

该局通过“体检”“诊断”,及时修改与社会发展不适应、与上位法规定不一致、与现行有效政策文件不协调的规范性文件4份、其他政策措施1份。 

相关产品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