盐盆街道打响城乡环境整治攻坚战 吴岙家纺产业迎来新发展

或是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,或是落叶归根的梦中故土,每个人心中所寄托的家乡不尽相同。盐盆人的家乡,在希望的田野上。清理垃圾补种绿化、拆出违章腾挪空间、创作“三句半”巡回宣讲……近日,盐盆田间地头穿梭着一抹抹忙碌的身影。

春意渐浓,盐盆街道鼓足风帆,以中心大道沿线、高速沿线、万柳线、纬一路等为整治重点,全力推进美丽田园建设,并为吴岙家纺产业搭建了家纺城平台,引领行业转型升级,全面展现盐盆新时代家坊产业“智造”水平。


环境整治提升。盐盆街道供图

重点村全域推进

日前,盛岙村驻村干部俞文阳和村干部拿着刷子、提着红油漆,徒步绕着全村巡查。发现脏、乱、差点,拿起刷子蘸上油漆,现场标注整治点序号。

作为高速复线的沿线村,盛岙是盐盆街道此次整治的重点村,除美丽田园建设外,还将推进全域乡村环境整治。在完成上级要求30余个整治点的规定动作外,还自我加压,额外梳理出120余个。

近日在盛岙村,挖掘机轰鸣进场,强大的铁臂卷走了陈年生活垃圾和废品。百年榕树环绕、小鸟流连其间,理了“平头”的整治点多了几分秀气。

不远处,村民们主动清理着地里的棚架。该地块是村民蒋国安的6间闲置宅基地,也是村民昔日的小菜园。由于缺乏管理,菜园一片狼藉。村里打算租用宅基地并改建为临时停车场,改善环境的同时可缓解停车难题。经过沟通,蒋国安主动把它无偿提供给村里使用。待改建完成,该地块可为20多辆汽车提供归家的温暖“小巢”。

连日来,盛岙村两委每日17时后召开当日清理工作总结会,并提前谋划次日工作安排。村党支部书记蒋林松表示,要以此次环境大整理为契机,彻底改变盛岙村“脏、乱、差”的旧貌。


清运垃圾。郑茜 摄

闲置地盘活重生

支撑时代发展的高架桥,是“城市化”的标志和象征。吴岙村高架桥下几万平方米的建筑垃圾,着实拖了村庄环境的后腿。如今,趁着环境整治的东风,桥下的建筑垃圾正在火速清理中,周边空间则新铺设了黄金泥,绿化建设也将有序入场。待相关部门通过审批,这里将摆脱“后进生”的命运,成为未来吴岙村家纺市场的配套停车场。

同样正在等待审批的吴岙村家纺市场地块,是紧邻中心大道约10亩的村集体闲置地。吴岙家纺制造历史要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。当时家纺产品匮乏,在外经商的吴岙人从全国各地带来了漂亮的布料,开始办起家庭作坊生产小枕头,并成立了当时的吴岙被服厂。随着产品种类逐渐增加,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了该行业。多年后,家纺产业成为吴岙村的支柱产业。

如今,村里有大大小小50多家家纺店,分散在吴兴东路、家纺二路等路段,没有形成统一规模,存在发展局限。村里的家纺客户以温州市区、瑞安等周边地区的批发商,及兄弟乡镇(街道)的零售顾客为主。家纺城的建立,将为村里的家纺企业打开对外发展窗口,吸引全国各地的经销商。同时,各企业间也将实现资源共享。

221个点完成整治

在热火朝天走向美丽田园建设的路上,盐盆街道层层落实、高效整改,9个村(社区)206个整治点已有201个点完成整治。

该街道3月23日8时召开班子会议,确定美丽田园建设的框架和方案细节。10时召开全街道美丽田园建设工作会议,明确了镇级总田长、镇级田长和村级田长。当天下午,辖区各村排摸各自整治点,巡查人员巡查到需要整治的点后,综合组工作人员统一派单给驻村干部,驻村干部认领后,小整治点需在4小时内出具整改方案,8小时内全面完成整改;同时,各村(社区)完成进度实行“一日一通报”“一日一排名”“红黑榜”排行等。盐盆街道多管齐下,以猛药去疴的决心,务求全面打赢美丽田园攻坚战。

社工创作“三句半”

“古来盐盆风水好,三面环山紧紧抱,一面临海有依靠,美的冒泡!抓经济呀促生产,乱砍乱伐无阻挡,腐草污水到处淌,真脏……撸起袖子加油干,为了家乡出把汗,打造如画盐盆忙,实在棒!齐心建设新盐盆,群众满意是标准,世外桃源水彩润,好醉人……”近期,小扁鼓、小钹、锣等乐器敲响,《盐盆美丽田园》“三句半”宣讲巡演走进盐盆各村。伴随熟悉的曲调、朴实的乡音,人人参与建设美丽田园的理念深入人心。

《盐盆美丽田园》“三句半”由盐城社区手牵手社会工作室社工陈银燕创作。她立足当下,在台词中道出盐盆街道现阶段的发展短板,并告知村民如何参与其中、共同建设美丽田园。最后,她对盐盆的未来进行展望,描绘了一副美好的田园蓝图。

在她看来,美丽田园是走在乡间小路上春暖花开的惬意,她把这份愿景融入了作品,正如词中所写,期待水村山郭绿环绕。 

相关产品

评论